環(huán)球塑化網 www.PVC123.com 訊:
多哈凍產協議達成未果,消息公布后國際油價和股市大跌。然而,有分析人士認為,對于市場而言,未能達成凍產協議反而是最好的結果。
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和非OPEC共16個產油國于本月17日(周日)在多哈舉行會談,就凍產進行磋商。然而,會議比原定推遲了10個多小時才結束,凍產協議最終未能達成,主要由于伊朗表示將持續(xù)增加產量和出口,直至產量達到制裁之前水平,才會進行凍產。此外,沙特也不愿意加入到凍產的隊伍當中。
今年年初,油價創(chuàng)下12年來新低,此后受市場情緒回暖,對于多哈凍產會議的期待等因素提振,油價迅猛反彈了35%。多哈凍產協議流產,美油一度暴跌逾6%。
盡管如此,有分析人士指出,從長期來看,多哈協議未能達成將意味著供給和需求可以繼續(xù)其自然的再平衡過程,反而對市場更為有利。
高盛歐洲證券研究部門聯席主管Michele Della Vigna稱,“我們可以將未達成協議視為理性的決定。”她補充道,“用了18個月,原油市場才開始重新平衡,一些非OPEC產油國減產的同時,需求出現復蘇,這意味著我們正在達成一個新的平衡。所以,為什么要用弄巧成拙的過快反彈,來推遲這種新的平衡呢?”
Della Vigna表示,對產油國持續(xù)施加減產的壓力,對于市場來說最終是有利的。“我認為,未能達成協議在長期來說對市場更為有利,因為這會令再平衡的過程持續(xù)下去,沒有壓力就沒有再平衡,而壓力來自于信貸緊縮以及我們看到的所有其他因素導致的低油價。”
高盛周一表示,維持其對2016年第四季度WTI原油達到每桶45美元的預期,并預期2017年WTI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58美元。短期來看,高盛預期第二季度WTI原油價格為每桶35美元,目前看來,這一預期在凍產協議“流產”之后變得更為可能。
巴克萊銀行原油分析師Miswin Mahesh表示,隨著非OPEC產油國供應減少,原油市場復蘇仍在進行,并預測油價不會因為凍產協議未能達成而跌破每桶30美元。他認為,即使凍產協議能夠達成,油價也不會發(fā)生太大變化,因為產油國不太可能真正減少供應。
他指出,“雖進展緩慢,但隨著非OPEC產油國調整供應,復蘇仍在進行之中。需求和去年相比較為溫和,但仍是一個平衡的市場。若油價突破每桶40美元,市場將更難得以平衡。降低過剩的供應,將更有助于下半年的平衡進程。”